移动安防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仅深入到了之前的安防产业业务范围,还创造出了许多新的业务形态,从大型安防项目到民用安防项目都有涉及。大型移动安防项目如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民用移动安防应用如智能家居管理、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和防灾防盗报警等。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带宽从2G、3G、4G一路发展提升,对移动监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
一、概述
移动监控在百度中的定义为:移动视频监控是移动视频图像在前端采集方式为动态形式;后端为传统安防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级监控产品,可移动方式进行接收如:通过手机或电脑能实现监看远程实时动态画面的功能,为企业与家庭提供了更简单、更便利、更及时的监控解决方案。
而近年来,世界电信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公共移动通信持续增长,在移动通信网络向4G甚至5G演进的同时,WiFi、WiMAX、WBMA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无线通信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逐步演进,4G与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这为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这几年来反恐需求不断增长,无线视频监控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移动监控的传输形式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可分为两大类:基于无线局域网(WiFi)和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此外对音视频质量要求不高的应用中也可以采用低端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基于4G的产品的优点是移动性很好、功耗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对移动网络依存性很大,而且会产生一定的通信费用。而基于Wi-Fi的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品质更高的视频图像。
三、移动监控的使用形式
P2P
视频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模拟信号监控系统已经日趋完善,并且逐渐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方向过渡。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P2P网络摄像机。P2P网络摄像机可以使用户在任意地点,使用能够接入Internet的PC机进行远程监控。网络监控系统主要是由网络摄像机(或者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完成视频采集和网络传输任务。这种结构在数据处理,网络传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需要为网络摄像机分配静态的IP地址,硬件的投资大,系统很难更新等。P2P技术改变了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和容错的机制,不需要维护巨大的路由表信息,就可以定位网络上的任何节点,这使得P2P在很多领域都获得了应用。
在使用中P2P设备也体现出一些弊病:
联网方式:一般P2P摄像机使用自带的SIM卡实现网络访问,或者通过局域网,通过统一宽带网络实现外网访问。但这样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配置工作。
持续费用:如果通过自带SIM卡访问外网,浏览视频,就需要持续的耗费移动流量,产生大量的通信费用。这样会导致使用少,甚至不使用,而无法起到监控的目的。
散列排布:基本以P2P实现的摄像机一般都是分布较散,每台设备独自与移动端通信,无法形成一个区域监控中心的网络平台,不符合当前监控的主流需求。
云平台